都灵(意大利)

3月 27, 2025

PCB组装测试方法对比:ICT针床测试 vs 飞针测试

ICT飞针测试与飞针测试的差异

了解如何在PCBA上进行在线测试

 

在线测试广泛应用于大批量生产环境中,用于识别印刷电路板组件的缺陷。为了确保PCBA 符合质量标准并正常运行,制造商会使用自动化测试设备进行在线测试,将电信号施加到电路板并评估,确保电阻、电容、电压和电流等参数均在规定范围内。

 

飞针测试仪使用可移动的探针快速移动到指定点进行测试。相比之下,针床测试仪(在线ICT测试仪 )则使用固定的弹簧,这些针阵列用于接触特定的测试点。

 

用户选择测试设备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因此确定最合适的自动测试设备可能具有一定的挑战。

 

针床测试机和飞针测试仪分别适用于哪些测试场景?

 

针床测试仪和飞针测试仪都是用于在线测试的自动测试设备。虽然它们都能检测缺陷,从而确保印刷电路板组件的质量和功能,但它们在方法和应用适用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在选择这两种在线测试方案时,应考虑以下一些关键因素:

  • 批量生产。针床式(Bed-of-Nails)测试仪采用固定的测试夹具,该夹具上有多个与待测印制电路板组件(PCBA)设计相对应的测试点。这种设置便于同时测试多块电路板,因此对于大规模生产而言,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选择。而飞针式(Flying Probe)测试仪则采用多个独立移动、依次在PCBA表面从一个测试点移动到另一个测试点的测试探针。由于无需测试夹具,其初始设置成本较低,因此飞针式测试仪特别适用于小批量的场景。

 

  • 产品稳定性。在产品开发、制造或原型设计阶段的任何环节,都可能出现在线测试需求。对于成熟产品而言,若预期改动极少,且年产量稳定,投资针床式测试仪已被证明是明智之举,因为其长期节省的成本相当可观。而飞针式测试仪则能够轻松适应PCBA的任何频繁改动,无需新的测试夹具,从而实现了更快的测试周转时间。

 

  • PCBA设计的复杂性。技术进步给在线测试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多层结构、双面布件、更高频率以及微型化。这意味着PCBA的元件密度更高、测试可及性降低、互连增加。当设计复杂性导致无法在PCBA布局中嵌入测试焊盘时,飞针式测试仪即使在没有实际测试焊盘的情况下,也能够以极高的精度探测各种测试点,并且能够触及高密度PCBA中可能无法被固定测试探针接触到的小目标。

 

哪种方法更适合测试 PCBA:针床测试仪还是飞针测试仪?

 

虽然上述因素可以帮助 PCBA 制造商更合理地选择针床测试仪和飞针测试仪,但将所有生产要求和场景严格归类到其中一个选项并不合适。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存在最佳解决方案,因此采用组合测试策略对于充分利用每种测试方法的优势至关重要。

 

例如,在一个PCBA测试工作周期中,测试程序可能会在飞针测试仪和钉床测试仪之间进行拆分。飞针测试站对所有钉床夹具无法触及的组件进行测试。它还执行网络测试,以检测100%短路和错误值I/O,以及其他测试技术,例如LED颜色和强度测试、电路板平面性测试和光学测试。之后,PCBA进入钉床测试站,在那里对所有可触及的网络进行在线测试,包括上电和断电、功能测试等。

 

然而,鉴于PCBA制造中时间和成本效率的重要性,对优化生产流程和采用结合两种方法优点的自动测试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以此确保灵活性、准确性和高吞吐量。

 

在此背景下,SPEA 凭借其钉床测试仪和飞针测试仪成为在线测试领域的领导者,这些测试仪通过广泛的测试工具和适应性配置满足了当今电子板的广泛应用需求。

 

SPEA 采用先进技术来提高精度,例如亚微米精度的线性编码器和飞针测试仪中的高性能位置计。在针床测试仪中,直接引脚连接可确保最佳信号完整性,从而实现最佳精度。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吞吐量并缩短测试时间,SPEA飞针测试仪采用超快速运动技术和双面探测技术。针床测试仪采用多核架构,可同时提供不同的测试技术,并配备双点测试区域,可进行并行测试,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应用SPEA测试技术,PCBA制造商可以有效地满足多样化的生产需求,而无需牺牲两种测试设备各自的优势。

分享到
Design & Code by dsweb.lab